新必去拉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必去拉 > 华夏海权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政变前夜

第三百九十九章 政变前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快,庆王和荣禄的建议被慈禧采纳。慈禧决定2周后先发制人。而根据庆王的提议,慈禧的密使也将俄国人和帝党勾结的信息告诉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故作吃惊并表示出一定的善意,而背地里,李鸿章却通过电报和徐杰等人商议具体应该怎么办。

经过多次的电报交流,一个粗浅的计划已经初步形成。首先,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帝党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为了更好的“平衡”双方的实力,北洋决定立即为荣禄提供一批军火,当然了多数是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同时。为了稳住双方,北洋决定一面向荣禄示好,同时也通过秘密渠道向袁世凯透露部分后党的计划。两败俱伤才是最好的结果,所以北洋需要袁世凯有些准备。

而后党要发动政变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以为各方势力在经过多方面的准备后终于要摊牌了!无论是帝党和后党。此战之后都必将和这个腐朽的清王朝一起灰飞烟灭,北洋作为全国第一大强番,虽然实力强大但对能否在短时间内控制全国的局势并且反击俄国人的侵略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日本人为了收复失地已经动手,为了这一目的日本政府决定压上自己的一切。而俄国人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他们用大量资金和武备换来的机会,即使日本已经开始向俄国宣战,俄国依然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至于英国人,他们同样十分兴奋,虽然甲午战争虽然组织了俄国人对清国的扩张,但是俄国人依然从日本获得了不冻港和大片的土地,现在英国人需要北洋集中全力将俄国重创!从而保证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不受侵犯!

而此时让徐杰有些犹豫的是对俄决策。按照徐杰的计划,日本将作为前置俄国人进攻东北的炮灰出现,而日本也确实没有“辜负”了徐杰的厚望,在前不久的一次不宣而战中将俄国人的一个旅送进了冰冷的日本海中,暴怒的俄国远东舰队犹如一只疯熊一般向日本发起了进攻。而日本海军也算聪明,在消灭了数千俄军后乖巧的退回到了广岛一带。但是俄国舰队一不做二不休,几乎全军压上,一方面支援俄国陆军在秋田和宫古的战斗,另外一方面展开对日本海上运输线的攻击。在短短数天之内,日本海上运输线基本上被掐断,除了个别船只可以凭借运气侥幸逃脱外,其它都变成了俄国海军的战绩。

虽然日本在战前储备了大量的物资,虽然日本陆军还保持着攻势,但是徐杰非常清楚,如果这样的情形持续下去的话,最多2个月,日本的军火储备就将衰竭,而最多4个月,日本的粮食供给即将告罄。到时候日本必将战败,徐杰倒不是关心日本人的死活,他关心的是华夏可以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多大的收益。

坐视日本的战败理论上可以获得至少3到4个月的稳定期。但是然后呢?或许北洋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基本解决国内问题。但是总体的战略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恶化。俄国在3到4个月的时间里足够让日本投降甚至是彻底屈服,俄国在远东的力量将会进一步伸展,即使因为时间的问题错过了对北洋的攻击,俄国人依然是稳赚不赔的!这与徐杰同时削弱俄日两国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以邻为壑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让敌人强大起来!

其次,俄国原本的计划中是没打算动日本的。所以在现阶段俄国人的军力是按着单独对付北洋一家的标准准备的,但是现在因为日本人的加入,俄国必然会增兵,而在日本被解决后,那俄国的十多万大军会不会顺势从东北展开对北洋的进攻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也许单纯靠俄国人供养远东十多万大军确实吃力,但是如果俄国洗劫了日本后玩以战养战的话可就真够了,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也终于在暗地里帮助俄国了,所以俄国在解决日本后,经过强化的俄国海陆军依然可以发动对北洋的进攻。

第三,英国人的因素,早在日本发动战争前,英国人就通过各种途径要求北洋对日本的行动提供支持,甚至要求除物资和运输外,直接和俄国远东舰队交战。当然,对于这种要求徐杰不可能直接答应。而英国人转而威胁将减少对北洋的援助。北洋与英国的关系逐渐降温,而徐杰非常清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的发展需要英国的帮助,与俄国人的交战绝对不是一场战争就可以解决的,为了长久的战略需要,北洋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支持日本。不能让日本人占多大便宜,但是同时不能让日本输!

既然如此,徐杰决定在1个月后北洋舰队将掩护运往日本的运输船队。只要俄国人不攻击北洋舰队,不攻击北洋舰队暂时驻扎的日本港口,北洋舰队将不对俄国海军采取直接的敌对行动。而随后,徐杰将根据国内形势,来决定是以调停者的身份迫使俄日双方罢手,还是主动出击,攻击俄国本土和远东舰队。俄国军队的外强中干徐杰是十分清楚的,历史上的奉天会战俄国陆军在兵力上有相当大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在野战中输给了日本军队,这就足以证明俄国军队的势力。既然如此,徐杰不介意在处理掉国内事务的同时再从俄国人哪里获得一些好处!

随后,北洋开始按照计划展开行动,一批老旧的克虏伯75mm行营炮和机枪被送到了荣禄的西北练军大营。而袁世凯也从北洋刻意泄露的信息中获得了后党可能动手的消息,虽然袁世凯对此时动手相当的不满,他还有大量的军队没有换装,武器虽然比较先进,但是因为没有直接掌握军工厂导致军火供应几乎完全依赖外部。弹药储备也不是很多。

就这样,北京城外,双方的部队开始进入阵地,一股肃杀的气氛笼罩整个北京地区。双方都没有对北京城表示出太大的兴趣,无论是作为封建王朝统治象征的故宫,还是慈禧费劲大力气修建的颐和园,双方都没有派出太多的部队部署在四九城中,因为无论是荣禄还是袁世凯都十分清楚,谁能将北京外围控制住,谁能将对方的军事力量消灭,谁就可以最终控制整个北京,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力量解决对方有生力量的策略在1899年就被战争的双方领悟到了!

感谢书友呱噪的青蛙的月票和评价票。感谢书友有微风拂过的月票支持,以及书友阿修罗姆的评价票。今天早晨起来,发现收藏略有增长,作者很欣慰,但是一看订阅,我靠!才351的订阅!这是本书上v以来的最低订阅了啊!!!这是啥情况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