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必去拉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必去拉 > 华夏海权 > 第七百四十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

第七百四十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俄军南线崩溃之快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象不到。仅仅3天的时间,整个南线军团将近8万的纸面部队就彻底被扫的一干二净,如果说前两天双方还算交战的话,那么最后一天基本上就是收拾俘虏了,在马玉昆和彭毅所属的部队的夹击下,剩余的俄国残军几乎没有一点挣扎的能力。整个阵地犹如雪崩一般被迅速的瓦解掉。虽然还肯定有个别的俄军还未被消灭,但是这已经无伤大局了。

最后的阵地就只有尼布楚城这个核心要塞区了,虽然为了挽救其它战场,尼布楚要塞区的不少中小口径火炮被移走了一部分。但是大口径火炮依然都在,而且兵力相对来说更加雄厚,其中不乏俄军的一些精锐部队,整整6万俄军和所属单位驻守在这座正面宽度10km,纵身3到7km,总面积不下50km的筑垒区中,这里是俄国人最后也是最大的要塞群,如果说先前整个俄军阵地犹如一只螃蟹的话,在华夏陆军掰碎了它的四肢和钳子后,就只剩下这最后但是最硬的壳子了!

事实证明,俄国人在修工事和各种防御设施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君不见2战中的塞瓦斯托波尔让德国人动用绝对优势的空军和炮兵部队啃了半天才啃下来?君不见2战中的库尔斯克突出部防线更是让德军最占技术优势的一波装甲突击折戟沉沙?而现在,虽然徐杰的穿越引起了很多的变化,但是俄国人能修工事的本事依然没有变!

在修筑整个筑垒区的时候,俄国人可谓是不惜血本,为了能让你这个要塞能攻能守,专门从欧洲运来了大量的重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些从舰炮改成的要塞炮,因为西伯利亚铁路最终真正完工,受到运输能力所限。完整的10寸40l重炮根本无法通过铁路运抵前线,为此这些从海军炮兵仓库中翻出来旧货被截短。制成了10寸20l重炮。

这些重炮运抵远东后,被放置在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炮巢之中,为了保证射界,这些炮巢顶端都有个较大的开口。火炮一般拥有0到35度的仰角和左右各60度的水平角。整门火炮被固定在环形导轨上。并且配属有专门的扬弹机和输送通道,使用的炮弹也是标准的227kg舰炮炮弹。不过因为装药量的下降,这种火炮的射程减弱的很多。只有10公里多一点。 不过威力巨大的炮弹对于集团冲锋的步兵和装甲单位杀伤太大了,现在的坦克不要说直接命中了,只要炮弹砸在30米内就可以把脆弱的坦克摧毁。而且俄国人甚至还丧心病狂的制造了10寸炮专用的榴霰弹!每个炮弹重包含着数百个半个拳头大小的弹片!这些东西不要说打人了,数十米内干掉柳接的钢板问题都不大!

而除了这些被改成榴弹炮的10寸炮之外,俄国人还有一些8寸加农炮。如果说10寸短炮是为了瓦解华夏陆军的攻势的话,那么这些8寸40l身管的重加农炮则是为了更好的压制华夏陆军的远程炮兵,这些舰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15km左右(当然是对付不移动的慢目标)。而极限射程更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精度和射角,这些火炮基本上都是在半露天炮池中布置的。在战斗的时候从隐蔽处通过划归移动到泡池。而且为了提高这些8寸加农炮的射击精度,俄军还专门在尼布楚的制高点上安置了测距仪和解算事。以便统一指挥各个炮群。

除了这些大杀器之外,俄军在部署了不下60门的6寸加农炮和榴弹炮火炮更是被安置在了全封闭式炮台中,这些拥有装甲防护可以转动的火炮既可以直瞄又可以曲射。是华夏前线炮兵的大敌。至于75mm和57mm、47mm速射炮更是星罗棋布的放置在各个支持点。除了火炮之外俄军还修筑了大量的机枪掩体和斜切阵地,将各个支持点联为一体。同时再加上外围的铁丝网和雷场最终构成了一个超级要塞!俄国人对这个要塞群十分满意,他们声称即使整个远东都被攻陷了。俄军凭借这些要塞也可以支持1年以上!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俄国政府还想要打下去。就包含有通过一场比较成功的要塞防御战来争取一个比较体面的结局的意思。

而现在华夏陆军已经消灭了俄国在远东的野战兵团,而聂士成也打算看看俄国人费尽心思搞出来的东西到底能支持多久!华夏陆军的攻城锥已经整装待发了!对付这样一个布局合理经营多年的要塞,想要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当年曼施坦恩为了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都打了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不是多拉大炮的神来一笔直接将速度弹药库端了,说不定攻击时间会更长。

华夏陆军现在有的是时间和俄军消耗。反正野战部队还需要时间圈地。而俄军的要塞虽然修筑的不错,但是多少还有一些漏洞的。比如说俄国的8寸加农炮炮台的位置有些过于靠外了,为了尽可能的将射程延伸出去,绝大部分8寸炮阵地都在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之间。而且所有的火控室几乎都选择在人造高地上,这些突兀的高地在华夏陆军看来简直是最好的炮击地标!而且和俄国人相比,华夏陆军最大的优势在于有飞艇助战,这些装备有无线电和简单观测设备的飞艇可以适时的将炮击情况传递到指挥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