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必去拉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必去拉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727.第727章 热情澎湃的日子

727.第727章 热情澎湃的日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始至终,PCR的难度都是不高的。

除了耐热聚合酶的部分,稍稍花费了一点时间以外,剩下的部分,杨锐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用三两个月就完成了。

这比钾离子通道的项目轻松了不知多少倍。一样是有方向性的优势,钾离子通道的项目,却是让杨锐一并整个实验室,以非常紧张的进度,拼命似的工作了半年才完成的。

事实上,不论是以学术性来说,还是难度来说,钾离子通道的项目,都是杨锐截至目前的巅峰之作。

同时,它也帮杨锐好好的刷了一波脸。它是证明杨锐学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标杆之作——要将一个小团队管理好并不难,但要集合一个小团队的全部力量,在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一项困难的工作,圈子里的学者,很少有人如此有自信的。

也是随着钾离子通道的引用数的增多,影响力的扩张,杨锐在国际生物圈子里才有畅通无阻的感觉。若是纯纯的PCR的话,学术精英们不一定认可。

然而,成就这个东西,不是看难度的。

PCR做起来不难,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实际上,就是因为它又简单又重要,才在科学界普及的如此之快,才将生物学和人类生活改变的如此之大。

在PCR之前,如果有人想做一次亲子鉴定,那就有得等了,钱也得准备的足足的,但在PCR之后,尤其是杨锐的完整版PCR之后,至少普通的西方人的收入是足以轻松的做一次亲子鉴定了,离婚律师们要是能捐款的话,不知道得多积极。

刑侦领域和医学领域被改变的更多,学术界的地质系,尤其是古生物和古人类领域,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取恐龙DNA和古人类DNA的诱惑,让世界名校纷纷加大投入。

这样的PCR,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可以说的东西了。

记者李冲和纪录片的王导演,也是做了PCR的采访以后,才了解到它的影响如此之广,而经过他们精彩剪辑的采访报道,也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当然,相比日后数十个卫星台,无数的网站新闻争夺来说,现在的电视台的报道,要引起轰动并不是太难。

一般的观众,好不容易买了电视,就能收到两三个频道,换来换去,也是换不丢的。

而买了电视的家庭,到了晚上,断然是没有不开机的。就是你不想开,左邻右舍的吃完饭了,都要准时到你家里来报道,你不想开电视也得开。

节目的数量也很少,质量更是堪忧,像是用一台摄像机拍出来的西游记用了6年时间,要是连续24小时放映的话,一天就能放完了,所以,重映是很平常的事。

而正是这些80年代人看起来平常,21世纪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电视圈的现状,造就了电视媒体的一代繁荣。

头天播出来的节目,第二天就全民皆知,第三天就报纸讨论,第四天就********的节奏,重复了不知多少多少次。

而在北大,大家对PCR的讨论,更是火的不能再火。

更有人在私下里,悄悄的传播着电视节目里,并未播出的部分。

“听说PCR是要得诺贝尔奖的。”

“不是要得诺贝尔奖,是要得诺贝尔奖提名。”

“电视里为什么不说?”

“是可能要提名,明年四月份才提名,如果人家最后没有提名,电视台不是要傻了,所以不能说。”

北大的讨论,很快自内而外的传播了出去,没两天的功夫,就有报纸开始了自发的讨论。

与电视台的严谨正相反,现在的报纸或许是太多了的缘故,每天的新闻消息根本不够登,于是出现了讨论版的热烈,就是将读者或者专家或者行业内人士,分成辩论双方,对一条评论进行讨论,报纸同时刊登正反两方的意见和文章。

简略的说,就是高成本的油印论坛。

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大V们……作者们,或者出于守序中立,或者出于守序善良,或者出于绝对中立或者中立善良,纷繁的讨论着每一个新闻热点。

比如曾经的潘晓事件,相关的讨论如果全部剪报整理出来,能放满满一个屋子都不止。

而在1984的新学年,杨锐成为了新闻热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