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必去拉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必去拉 > 大时代的梦 >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1)

第八十三章 原始黎陶(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件器物,若缺失了致用,那它的生命将非常短暂;一份手艺,若脱离了生活,那它的发展必不会长远。

黏土与火的结合,诞生了全新的事物。陶器满足了人们炊饮、盛物、储藏的需要,被视为远古先民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从那时起,制陶就伴随着人类一路走来。

在海南有一个民族,他们是这个岛屿里最原始的居民。在千年以前,这里一直遵循着古朴的传统,男耕女织,织锦制陶。用质朴的手艺自给自足,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恬静平淡的生活。

“露天烧陶”是最古老的烧陶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陶器的制作技艺发生了显着的提高与转变。而在海南岛黎族地区,至今依然采用“露天烧陶”的传统制陶方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工艺原始的黎陶与现代陶瓷相比或许并不起眼,却是黎人对陶最纯粹的理解。

黎族人自古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制陶使用的工具几乎全部都是就地取材。人们珍惜自然的造物,对上天赐予的一切都欣然接受。海南是一个炎热潮湿的地方,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灰白色或赤褐色砂土和黏土,石英含量高,很适合制陶。

在晴朗的天气取回合适的陶土,晒干后备用;

晒干的陶土放在木臼中,用独木制成的杵反复舂捣;

将舂碎的黏土反复过筛,得到较为均匀细密的粉末;

和好的泥,放置几天,会更有粘性和韧劲;

制作陶坯,要先做器底。拍打泥饼,切割成圆,凭的是手感。要保证器底厚薄均匀、形状圆整。

之后,就是制陶最重要的环节——露天烧陶。

黎族制陶人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工艺,露天烧陶,是最古老的烧陶方式。柴火燃烧一段时间,制陶人开始往火堆上投掷稻草。稻草燃烧后,会在陶坯上形成厚厚的稻草灰覆盖层,使陶坯内部的温度均匀,让烧成以后的陶坯结实耐用。

明火燃尽后,固守传统的黎族制陶人,会用华楹树皮浸泡出的红色液体对陶坯进行表面冷却淬火。这能起到急遽降温加固的作用,而当植物汁液遇热,又形成了黎陶特有的斑点纹饰。

黎族制陶起源于何时,并无定论,但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数千年前,这里的人们已懂得制作和使用陶器。简约的器型,斑驳的纹理,这是来自先祖的馈赠。

从黏土到陶坯,黎族妇女用粗糙的双手,用最简单朴实的工具,制作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皿。对于黎族人来说,只要生活还在继续,火与土的共舞就永不停歇。

近几年来,复古风盛行。阔腿裤、松糕鞋,过去流行的事物,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那些充满了粗犷、古朴风格的艺术品,如今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海南,充满了地域风情的黎陶,曾因色泽不够鲜艳、质地不够细腻、看起来太过笨重而遭到“嫌弃”,而今,也随着复古风潮的掀起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然而,如今的黎陶,更多出现在酒店、风景旅游区等地,不复过往的“模样”。

黎陶,曾是海南岛上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艺”,而这项技艺,千年来,始终遵循着“传女不传男”的原则,在民间,甚至还有“女制陶,男莫近”的谚语流传。

在制陶课程上,虽然主要以女性为主,但也有男性参与其中,并认真地学习着制陶的技艺。昌江的制陶艺人刘梅珍坦言,制陶技艺传女不传男的藩篱,如今已经被打破了。

过去,人们遵循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生活,所以,制陶这样的手工艺制作,主要传给女性,使其拥有一门手艺,将来能持家。

但是,如今,男女平等,对制陶感兴趣的男性也开始有机会接触制陶工艺。但是,制陶这门手艺,目前依旧以女性为主。因为在过去,女性要依靠制陶的手艺养家糊口。

蓝桉问,“黎陶,过去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刘梅珍解释,在海南,黎陶曾经作为一种交换器物而存在。过去,生活物质贫乏,黎陶除了盛水、盛粮食外,还是一种“货币”。

会制作黎陶的人家,就将自家做好的黎陶,挑到别的地方兑换粮食。刘梅珍是个70后,也是一个黎陶制作艺人。谈起黎陶,她笑着说,她从小就看着母亲做黎陶,然后将做好的黎陶用竹筐挑到别的地方去兑换食物。

“那时候没什么吃的。”刘梅珍回忆,她所在的村子,家家户户都会做黎陶。上个世纪80年代,海南的生活物资还比较匮乏,有些地区有粮食,但没有盛放的器皿,而有些地方,比较贫穷,但是有做黎陶的手艺。“那时候,谁会做黎陶,就能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

黎陶过去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过去,吃饭、盛米、盛水都是用黎陶。”刘梅珍说,过去,家家户户用的器皿几乎都是黎陶制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家中鲜少能见到黎陶制品。“黎陶现在多数成了摆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