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大坑(一)
2017-02-25 作者: 景阳
一、一个大坑(一)
初冬,阴雨绵绵下个不停,山中崎岖小路在密林里时隐时现。一队人结伴出游,上午入山,历经5个小时冒雨登爬,前队人员顺利到达顶峰,准备从预定地点折返下山。按照习惯,野外登山是环形穿越,上山和下山路线并不相同。这次出游,请了当地向导,由于天气恶劣,队伍距离拉的较远,为保证全队所有人员的安全,向导留在山顶等待后队人员,向先到达的人交代了几句,便让这十几人先下了山。
山路泥泞,一行人下山走了近两个小时,身上早被淋的湿透,初冬的冷风吹来,湿冷刺骨。临近下午4点,仍未走出山林,眼见阴云滚滚,雨水不断,山路上雾气弥漫,雨声风声搅合着枝叶摇摆的肃杀声,显得不尽凄凉。
随着小路蜿蜒,十几人转过一处山脚,一条土路横在面前,前方是高高的大山,只能向左或向右。下山时,向导只说顺着小溪的山路一直走便好,没说会有岔道,这时便不知往哪边走了。
十几个人停了下来,左右张望,想找个人打听一下,却见四下里空无一人,无处询问。
安然见天色已晚,怕走错路困在山里,大声说:“怎么出来岔路了?山里容易迷路,还是在这等向导吧”。话虽出口,却没人有答应,各说己见,谁也不理他。
安然知道大家淋雨而行,爬了几乎一整天的山,身上的汗水和雨水早混在了一起,不停运动还好,一旦停下来,停不用多久的功夫便会冻得禁受不住,便又大声说:“我们分两组人,一组向右查看,一组向左查看,找找哪条是下山的路,无论有什么发现,十分钟后都回到这里集合,怎么样?”。
听到这么说,立即有人响应:“行,这个主意好”。十几个人按照男女比例和人数分成两队,安然和其他6个人分到一起向右走了。
右边的路起初很宽,走着走着逐渐变窄,中间凸出一条大大车辙印,继续前行,尽头处又出现一条岔路,车辙印到此消失,两条岔路宽窄一样,延伸到远处看不见尽头。几个人停下来互相对望,不知该如何是好。安然定了定神:“你们在这里等着,我看左手边这条路的远处好像挂着红布条,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有人走过留下的标记”。大家答应着原地整理装备,安然顺着左手边小路慢慢走了过去。
到了近前,发现路边有一处极深的大坑,面积很大,坑的边缘有一颗大树,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枝干光秃秃的十分灰暗。树顶上一支大树干上挂着一条大白布条,布条上缝着一朵大红花如红似血,花的外沿绣着一圈小白边,整个布条在风中飘舞不定,白里带红,不知用来做什么。
安然左右瞧瞧,四周无人,也没人家,这条小路不知通向何处,只有这处大坑像是人工挖出来的。心中疑惑,小心翼翼的向坑边挪动下脚步,踩到边缘向下看,见坑深三米左右,周边有明显的挖掘痕迹,里面铺着一层落叶,此外别无异样,抬头又看看飘荡的布条,不像是爬过山的行人绑上的指示标志。往后退出几步,又向路的远处望去,雾气笼罩,影影绰绰似乎有东西立在那。回头看看远处的队友,见都在整理衣物,没人着急,稍稳心神又向前走去。大约有百十米的距离,顺着小路转个弯,再回头已经看不见等待的队友,前方走手边并排有五棵整大树,每棵树上帮着十几条黄色的布条,长长的拖到地上,不时被风吹起来飘飘伸展开,像是又细又长手臂向人不停的挥手。
安然吓了一跳,心想:“这些布条用来做什么的?不像指路,倒像是灵幡”。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激灵,仔细观瞧,没见有坟地,摇摇脑袋实在想不通关键所在。这时听见隐隐传来队友呼喊声,又向小道深处看了看,见远处还有什么东西飘来飘去,心中注意不定,不知是再走过去看看,还是返回去。犹豫片刻,听见呼喊的人数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些惊乱,怕大家着急,只得放弃念头,返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