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入塔!(5)
2017-04-27 作者: C小姐
作品相关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入塔!(5)
第二百一十五章入塔!(5)
连接了直道的这座城门不是一个出入口,而是一个坐标,它标志着——在这之后就是世上二分之一人类的中心“伊利斯城”了。
伊利斯城是一座建筑在几乎正圆形的湖心岛上的城市。不知道是因为地势,还是刻意的规划的原因。整个城市的建筑以中点的一座高塔为圆心,呈内高外低的形态均匀分布。
伊利斯城的建筑风格充分阐述着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坚实、朴质,充满了实用主义的的气质,却又带着点隐隐的轻佻和高傲。
就像个二十出头的轻年小伙儿,充满了对财富的野心,有着吃苦耐劳的毅力。但明知道每一分收入都来得不容易,却总是忍不住对未婚妻以外的漂亮姑娘吹口哨;请人喝茶的时候就算口袋里只剩最后一块钱,小费也绝不会少。
所以,伊利斯城里多以三层左右的矩形楼房为主,缺乏使用功能的纯粹装饰很少。那种象征意义多于实用的高层建筑,几乎全都是特殊机构在使用,而不会出现在某个富豪的庭院中。
城内房屋的屋顶以造型简单,导雨性能好的三角形居多,边沿安装了导水的沟槽。可沟槽的顶端却无一例外的做成了飞檐状,使得水流在最关键的地方被堵塞掉。
尽管水往低出走是一个十分浅显易明的道理,可伊利斯人却一如既往的把这种设计应用在新旧不同地各个房屋上,几乎是当作自我风格来看待。实在可爱的固执。
或许是自然形成的市镇的原因,伊利斯的街道都不宽阔,进城半天都没遇到与城外直道相当的道路。大多窄小而且弯曲,几乎是在各种私人和公共的建筑地间隙间穿梭。
由于天然地理环境的因素,伊利斯地面积受到了先天的限制,现在帕博洛湖最边缘都筑满了房子,城市的已经到了极限。
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外来者们汇集到这个城市,不算宽阔但链接了无数小巷的街道上满穿戴着是各种民族服装的人们。
看着这熙熙攘攘。宁愿忍受着摩肩擦肘的痛苦,也要到此来此做短暂停留的各式各样地人群,可以想象伊利斯共和国建立的渊源。
伊利斯在五百年前还只是个小小的独立城邦,国土虽然狭小但因是著名的不落之城,甚少受到战争的严重伤害,所以人口相对较多。
正是由于众多人口造成的粮食和住房危机,城内土地生产的粮食从逐渐不能自给。到缺口越来越大,使得耕种的重心逐渐向帕博洛湖外部沿岸发展,城内地农田修上了房子,成了居住聚集区。
但随着黄金王朝的崩溃,人类世界的局势越来越混乱。由于帕博洛湖的限制所造成的魔法技术低落,使得人口相对较多的伊利斯人在军事上仍然缺乏优势。
由于不断出现地来自临近势力和匪帮的骚扰越来越频繁,原来越严重,出城耕种逐渐成为危险行业。人们耕种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迫使人力资源丰富的伊利斯的主要产业渐渐向手工业发展。
随着区域性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批量的手工业产品的输出,和每年大宗的粮食进口买卖,为伊利斯带来了比农业多得多的资金流动。
加上伊利斯几乎是整个动荡时期,唯一没有大规模收到战火波及地城市,不落之名变得更加响亮。随之而来地是“安全保障”。
于是乎,大陆的商人们更愿意到这个安全之地进行大宗地买卖交易,以及当作财富的储存地。而在大宗交易中迅速暴富的伊利斯也并不避讳“借贷”事务,将富余资金不断借给那些被战争消耗压迫的焦头烂额的国家。
久而久之,伊利斯便成了公认的金融借贷中心,以及众多国家的债主。但这时的伊利斯还只是一个偏安于一隅的经强政弱的国家。
直到五百年前的某一天,一个异想天开的人被乐天派的市民们选做了执政官,一切都不同了。
那个人向元老院提出了一个之前谁也没想到的观点:既然债主能要求债务人以土地、房产为质押,为什么不能用军队和国家为质押呢?
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在这个姓克利福德的执政官的任期内。伊利斯迫使邻近的两个小国破产。以非战争的方式将这两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收入囊中。
从此伊利斯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一个狭义上国家,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之后的两百多年当中。伊利斯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如联盟、战争、威压,甚至收购等方式,将越来越大的土地和多来越多的人口纳入到“伊利斯共和国”这样一个旗帜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