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必去拉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必去拉 > 无双夜二之统一 > 第一百零七章 纷争(七)

第一百零七章 纷争(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迁都的事宜继续进行,不过这一次并不像之前那么急迫了。

我建议董卓循序渐进的来,先一步将天子和百官迁往长安安顿好,有了天子和百官的带头,可以对民众起到一定的带动性,然后再行迁徙就会顺利一些。另外,还要再仔细查处究竟是谁促成了暴动事件的发生,类似于集体暴动这样的情况,如果说不是某些人早有预谋策划出来的话,一般都是不大可能会发生的。

董卓采纳了我的建议,让刘协和百官先行一步,并交托王允负责处理迁往长安之后的安顿事宜。随即,又让张辽带人去查处究竟是哪些人在暗中煽风点火,捉到之后只要证据确凿,无需上报即可直接斩首示众。

于此之时,我又以天子的名义发下告示,向民众说明了迁都的原因:朝廷迁都并非是因为惧怕叛军势大,而是因为朝廷的兵力不及叛军多,力有不逮。未免群众的身家性命进一步遭到叛军的迫害,故而才迁都西京以策安全,望群众们能予以谅解。

当百姓们都看到这封告示之后,便开始转变了态度,大多数人都不再坚持先前的抵抗情绪。随后各自回家收拾东西,按照官兵的指使,带上家眷逐步朝着长安方向迁徙。

话说,煽动群众集体**的事情,原本是吴心为袁隗出的连环计。其手段不过是利用群众不愿舍弃家业的情绪,四处散播不利于迁都举措的谣言,再使人带头起来反对。而后群众就会受到带动,为了保卫自己的身家而奋起反抗。

再当群情激愤而起来反抗的时候,朝中的一些大臣们必然会为了考虑控制眼下的局面,而上书劝谏撤销迁都的计划。并且愈是性情耿直的人,愈是会劝谏得激烈。兼之董卓的脾气也比较暴躁,容不得那些过于违抗自己命令的人。因而,才会出现周毖、伍琼这两个原本受董卓亲信器重的人,却反遭到处斩的下场。如这般便使得董卓成为了一个暴君的形象,继而又疏远了他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环套一环的计策,着实不是一般人能够设计出来的。只有那些深通人心与人性本质的人,才能够想得出如此高明的计谋。

虽然,敌人的计谋已经被我给破除了,但是董卓残害忠臣的暴君形象,却已深深地埋入了众臣的心里。因而,对于敌人来说,他的计谋是否被破除都无关紧要了,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是时,袁基慌张地跑来太傅别苑,对袁隗说:“叔父,不好了,天子起驾迁都长安,百姓们都跟着迁徙了!”

“什么!”袁隗顿时脸色一变,转而赶忙问:“吴先生在哪里,他不是说此计策一定可以成功的吗?”

袁基回道:“吴先生已经离开了,他临走之前让小侄赶紧来禀报叔父,即刻收拾细软带着家小离去,否则必将有杀身之祸!”

袁隗便起身说:“走,快回家里收拾细软去!”

二人一边走,袁基一边又说:“小侄已命家眷在收拾行李了,随后只消混在民众的队伍里便可;待到出城之后,渡过伊水,咱们再绕道往南出轘辕关,便可前往公路所在的鲁阳了。”

袁隗不禁问:“从轘辕关能出得去吗?”

袁基说:“叔父放心,轘辕都尉是我家外甥高干的堂弟高枫,都是自家人,很可靠的。”

袁隗点头说:“那就好。”

高枫便是那个当初跟我一起侍卫显阳苑的执戟郎中。后来我当了尚书令,知道他武艺不错,就下诏提拔他做了轘辕都尉。

话说洛阳八关,每个关口都设有一个专门的都尉负责领兵驻守,保卫的京城的安全。然而,只要有一关失守了,洛阳的门户基本上就等于是被洞开了。因而,想要以少量的兵力守卫住洛阳是很艰难的,迁都则是比较稳妥的策略。

原本,董卓召集了留守下来的那些谋士将领,商议着接下来的军势部署。张辽前来汇报工作,说:“启禀相国,属下捉到几名在城中散布谣言的细作;经过一番严刑逼供,那几人一致交代是前任太仆袁基指使他们做的。”

董卓不禁沉着脸道:“袁隗这老家伙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老夫三番几次予以忍让,他竟这般不知好歹!去将那老家伙给捉到相府来,由老夫亲自审问他。”

张辽应道:“诺,不知那几个散布谣言的细作又该如何处置?”

董卓摆了下手说:“杀了杀了,不需留下活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